专业文献

  第二讲 理解狄尔泰理论的五个隐喻
 
发布日期:2018/10/23 11:44:27 浏览次数:3174次
 

 

    第二讲 理解狄尔泰理论的五个隐喻

  本文根据20181014讲座录音整理增减而成

            李 明

 

各位老师晚上好!

今天是我们读书会的第二次活动,我们今天的活动是继上一次介绍简德林哲学渊源的五个故事,今天要着重的介绍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渊源就是狄尔泰的哲学思想,以及简德林如何继承和发展狄尔泰,这些如何和他后来的聚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聚焦的源泉。今天我讲的内容,因为我们读书会嘛所以我们是有一些书上的根据。那么我们有什么样的根据呢?第一个我们是根据简德林的最早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呢是1950年写的哲学硕士论文。这个硕士论文的题目呢叫做“威廉狄尔泰与精神科学中人的有意味性的把握问题”(1950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这是简德林学术生涯的起点。他从这个地方开始起步。第二呢,就是后来山村老师2016年出版一本书,它是专门论述简德林的早期哲学思想的,《不断叩问体验的哲学---简德林的早期哲学和体验过程理论》。因为这本书没有翻译,所以我们也只能够在这里做口头介绍。那山村老师另外一篇文章关于追体验,这个大家手上都拿到中文版了追体验体验什么、如何体验?”(2012)但是我听说是好像很难懂读起来很费劲。然后是池见老师的一本书,大家都比较容易懂的。这是倾听·感觉·说话的更新换代—心理治疗中的聚焦取向》(2017)另外呢还有一篇论文岡村心平博士写的,叫做一起感受:关于人际互动中交叉的理论研究”(2017)这篇论文也没有中文版,或者说没有完全翻成中文版。还有一个就是读书会-池见老师的问答。这是我们上一期读书会中最后一讲,请池见老师来回答一些问题。我们现在中文版,大家都看到了。些资料是我们今天晚上要介绍的内容的根据。但是为了不要大家读书那么辛苦,所以呢我们今天晚上呢先作为一个讲座,把这些内容,把最重要的东西把它提炼出来,然后用容易听懂的方法来做一个介绍。

狄尔泰有很多的着作,他的全集内容非常多我们发现简德林继承狄尔泰,他是有选择性,他不是说全部的东西他都继承,它是挑选了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重要的观点来继承我们可以从这篇硕士论文中你就可以看到。其实他继承狄尔泰的最重要的概念,然后发展的那些重要的思想。那简德林的硕士论文说了什么归纳起来是三个部分。它一共有八章。第一章第二章介绍狄尔泰的精神科学这个概念。那么在他的第三第四第五章,介绍的是狄尔泰的“体验过程体验”的概念,这是第二个部分。他的第六第七章说的是狄尔泰的“追体验”的概念。他的第八章是结论。

这总共是八的构成。那今天晚上呢我们就围绕着这一篇论文来重点介绍。第一个内容就是精神科学,这是狄尔泰的一个非常基础的一个工作一个理论。第二体验过程体验。第三是“追体验。所以今天晚上的内容就是这三个部分中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下一讲介绍追体验。

 

隐喻1  “方整稻田”和“山川原野”: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

那我们先来介绍第一个部分,什么叫做精神科学”?这个精神科学其实是针对自然科学说的。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开始发展,然后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功。然后科学的发展,它成了全世界的一个统治。于是呢就有人认为就是我们研究人也应该像研究自然科学一样,要研究自然科学的一样去研究人,主张把对于自然科学的一套方法用到人身上但是狄尔泰不这样认为。狄尔泰认为自然科学是人去观察研究自然界客体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反过来对付人这个主体,这个要打一个问号。于是针对这样的一个思维的潮流,狄尔泰提出来叫做精神科学。他觉得对待人本身应该有另外一种方式那我们来看看他的主张是一些什么样的主张。我们列一个对比表,我们来看一看。

研究的对象来说,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外在的事物,我们从外面外在去观察一个事物,去研究一个事物;但是精神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精神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活动和体验,所以是以人为这个对象多样学问的对象。我们既可以从外在来对待研究人,例如我们可以去研究人的血液啊消化系统啊,骨骼啊细胞啊等等,这是一种方式。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人的活动和体验来研究来认识。所以人是多样学问的对象。狄尔泰的见解就是我们不应该只是用一种方式去对待人。

第二个,这个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固定不变的自然规律但是精神科学的目的什么?的目的是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味。这与自然科学是不一样。

第三,从方法上说,自然科学用的方法是概念的方法,用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那精神科学的方法,就是体验和理解体验。我们都知道这是这是一种反身性的整体性的一种认知方式,理解就是去发现和创造体验与体验之间体验与情境、事物之间的关连,或者说体验和整体之间关连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认为这个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是不同的。所以狄尔泰就致力于要建立这个精神科学。他认为心理学也是精神科学的一部分。他认为比心理学更重要的是解释学,或者叫做理解学。这个对于人来说,这个理解是非常重要,那下面我们还会进一步来讲到,简德林继承了狄尔泰的这个精神科学后来就创造了或者发现过程模型。

简德林认为自然科学是单元模型(unit modle)。什么叫单元模型?单元模型就是自然科学认为世界是由单元构成的。什么单元呢?比方世界是由分子构成,或者人是由细胞构成,或者世界是由量子构成,等等各种各样的理论,所有的世界的变化都是这些单元的排列组合,没有新东西,基本的单元都是原来就有的,不过排列组合改变了,于是我们看到世界的变化时间、空间都被假定为原来就存在的。在我们去认知世界之前,已经有一大堆的假定在那里了但是过程模型不是这样的理解。过程模型认为生命的每一步前行都是新颖生起、崭新的。

在狄尔泰那里,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这个对立。到了简德林这里,就是单元模型和过程模型的对立那简德林批判单元模型,但是并不否定单元模型,不是把单元模型拉黑。我们来看他的一段话

“但是在我们反对通行的模型之前,即便只有一小会儿,也要让我们搞清楚为什么科学需要这样的概念分裂和这些装满事物的空间。我们制造了稳定的事物和部分。我把这叫做“单元模型(unit model)”。任何事物都是从这个源头到我们制造和组合的稳定部分的计算机组成的。 我们70亿人不能没有技术而活在地球上。所以让我们不要假装我们可以抹黑科学及其概念分裂和单元。即便是为了研究和解决存活的问题我们也需要它们。我定义的‘环境’这个词的第一个意味就是科学存在的环境。我把它叫做‘环境#1’。当然,我们会保持它并不断发展它(简德林,2012)。”

这是简德林对待单元模型的一个态度。但是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当一个人提出过程模型反对单元模型的话,肯定要把单元模型拉黑掉,把它排斥掉。因为概念就是分裂和排斥,非此即彼,我们习惯了概念思维,一听到批判,就会要去排斥。但是我们看到,简德林并不是这样。简德林只是反对用单元模型去解释一切事物,的意思是我们不光是一个过程模型,我们也有单元模型,我们有很多模型,因为这个世界人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复杂我们可以用许多模型,比单一的模型不是更好吗?这是他的一个态度。

昨天我们聚焦小组活动,第一个聚焦体验面询,当我们进入整理好的空间(cleared space),自然它呈现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呢?聚焦者她精卫中心实习,她发现她学到了很多好的东西。精卫中心的那些技术,那些诊断的标准,严谨而有规则。比方说查房诊断一个病人,然后有一个表格,要把这个病套到这个表格,填到这个表格里面去。她觉得这些都很好,很缜密,很严谨。但是她总觉得什么地方好像有点别扭,不知道什么地方不对劲她觉得在精卫中心她最擅长的直觉、她的体验被隔绝了,完全疏离了。然后她有了一个隐喻,它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这个模糊的感觉。她一个茂盛的原野,森林山川都有的直觉,或者是的体验。但是如果把精卫中心的这一套东西呢比喻成什么的话,就会比喻成在这个野上的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田埂或稻田。那是一种人为的、外在放进去的东西觉得最终想要的并不是这个块块稻田。稻田是很有秩序,很规整,很有规则,但是想要的可不是这个方方整整的规则,想要的是这个山川自然的山川河流里面自然发展出来的那些规则那些层次那些秩序这个聚焦体验面询中我们一步一步探索下去。最后我们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路。即便是我们在精卫中心实习,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两种模型不一样,感受到这两种模型的区别和对立。在精卫中心的医院,它是一种自然科学,然后它有一整套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一个人来了,然后他就会拿出这个标准来看看你是符合哪一种症状。如果一旦你是符合了某一种症状,你就是这个。然后下面你就是吃什么药,或者做什么治疗。在遇到一个人之前,已经有很的一套东西等在那里。你一个人来了以后,你是这么一整套东西的一个实例,一个例子这是我们所说的单元模型,或者我们说的自然科学,医学精神医学精神科医生的医学。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人本取向聚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然后你会去共这个人的体验,整体性去理解这个人的感受,和这个人一起去工作,从这个人的体验中去发现它的内在的秩序和层次,或者规则,这是不一样

因为昨天白天的聚焦探索太触动聚焦者了,聚焦者竟然在今天凌晨0:40就把根据录音整理的12页逐字稿发到小组群里了对于今天要讲的“单元模型”和过程模型,这正是一个实例所以我今天下午在读书会群里转发了一个这样的聚焦面询逐字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参见余辉聚焦体验逐字稿“并肩前行”20181013

 

隐喻2 对“一条鱼”的三个认知视角

好,我们继续上述的两个思路。我一个一条鱼的隐喻。 我们来看这条鱼,我们有不同的视角来认知这条鱼。

第一个视角就是成为一个观察者。我们站在客厅里,看这条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我们还可以给喂一点食这叫做观察者的视角。我们作为一个观察者来观察它,这也就是自然科学的视角。或者叫做医院的视角。我现在突然想起来,池见老师的书里面讲到,他早年上心理学课的时候,美国老师们都要穿着白大褂上课为什么呢强调我是个医生,我们心理学是属于医学是有自然科学根据的。作为一个观察者我们从外在来认知这条鱼,知道这条,这是一个视角

第二个是什么视角呢?如果这条鱼它是有知性的如果它可以自知,如果我们这条鱼,我们可以自然地知道自己的信息。就像庄子说的一样,你不鱼你怎么知道鱼没有乐趣呢?我们在这个鱼缸里游来游去,然后我就会有很多体验。这种体验不是外在的观察,我是从内在去体验这条鱼自身的。这第二个视角,这个视角就是简德林说的视角,叫做体验过程,体验过程的模型。我们不是从外在去观察,而是从内在去体验。作为一个人,一个认知的主体,本身是有自知能力,所以他可以知道自己。他知道自己的方式不仅是作为一个观察者,而且可以作为一个体验者,通过内在体验知道。

那除了这两个视角,有没有第三个呢?我们还有第三个视角来知道这条。第三是什么呢?就是如果这个鱼缸里的水是有知性的话,这个水也能够知道因为鱼和水在互动,水进入了鱼鳃,水里的氧气进入了鱼的血液,然后进入了的全身的细胞,进入了他的系统,这是一个不可分的互动过程,这个所以这个水它就可以知道鱼的很多事情很多东西。不是吗?

如果这鱼是来访者本人,作为第一种视角的观察者,就有点像心理科医生,带着一本厚厚的诊断标准。们可以把第三种视角比作为以人为中心取向或聚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和这条鱼互动、共情或者追体验来知道和理解这条鱼。这样咨询师主要不是作为观察者,更主要的他是作为这个在和鱼互动。通过这个互动知道这个来访者既能够知道也能够理解。如果我们自己是一个聚焦者或者禅修者,那我们就是作为一条鱼在反身自知、在觉察自己的体验,这是第二种视角。

任何一种视角,我觉得都不应该排斥其他的视角。如果我们同时有这视角,那不要太丰富,不要太好本事不要太大哦!是不是这样

一个给病人开药的心理科医生和一个共情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里边思路大相径庭。我们不是说去否定心理科医生,那个完全没有,我也没有这个想法,也没这个胆子。我只是说我们应该明白这里面有思路的不同。如果在我们认知事物之前,我们已经有一整套的理论假设在那里,有规则,又有概念,又有分类标准等等。然后我们用所有的这些东西去套这个未知患者或来访者,这是单元模型的运作。那过程模型是什么呢?过程模型是一种现象学性的态度。在我们接触未知的事情之前,我是不带有任何东西,我只是用现象学的态度去对待,如实去接触,如实去体验,然后再认知和理解体验人的体验是整体性的,不能像机械那样被分析,人的精神不可能被分析

这是我们今天介绍的第一个部分。狄尔泰叫做精神科学后来被简德林继承和发展成了精致的过程模型,而且更进一步发展成了可以具体实践的聚焦!

 

隐喻3  回转寿司:体验过程和体验

我们今天介绍的第二个内容就是体验和体验过程。在德文中,以前曾经有过经验这个概念。然后到了狄尔泰,狄尔泰它分为体验过程和体验体验过程和体验的这个分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我们来看一看,池见老师在介绍体验过程和体验的书(《倾听·说话、心理临床学的更新换代》第三章)是这样说的:

关于狄尔泰的“体验(Erleben,Erlebnis)”,简德林在硕士论文中做了他自己的考察。简德林论道: Erleben 因为是指“过程或者功能(the process or function)”所以译为 experiencing。另一方面,Erlebnis 是指“成单位的体验(a unit experience)”(Gendlin,1950)。也就是说,experiencing(体验过程)可以说是在可以数出1个或2个体验之前的过程推移,是无论关注不关注、在人的生命中都时时刻刻发生着的各种各样事情底下的什么(Gendlin,1962/1997)。

这是体验过程。关于这个Erleben或者experiencing,这个汉语的翻译,有好几种。那主流呢我们都翻译成“体验过程”。其实我觉得一个更好的翻译叫做“体验流”。就是体验一条河一样在向前流动。我们这个身体每时每刻都有许许多多的过程在同时发生。我们的血液是一个过程吧,我们的淋巴是不是一个过程?我们的消化是过程,我们的那个活动也是过程。那我们思考的过程更加复杂,做的个事情,参与的个活动,也更加复杂,都是一个过程。所以一个人他就在许许多多的过程前行的这个洪流之中,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体验的河流。这个河流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过程同时发生有的过程暂时停止了,因为缺了什么东西,有的过程顺利地前行,有的停止的过程重新启动了这些过程很复杂地编织在一起,这是体验过程。简德林说

体验必须作为我们任何瞬间都有的、其中一部分不确定流向的感觉之流来认识。我把它叫作“体验过程(Experiencing)”,作为用语用来表达理想上什么时候都可以内在地去感触的感觉之流。(简德林,『体验过程与意味的创造』 p.3,1962/1997)

我们今天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在打坐,然后我们去关注自己的呼吸,这个呼吸我们关注它,我们发现我们在呼吸吸口气,腹部起伏,呼口气,腹部起伏。我们关注。但是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呼吸就不了吗?呼吸还是在那里。不是吗?所以这个呼吸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体验过程。它一直在那里,不管你注意不注意,一直在那我们都有自己的体验过程,但是未必都有体验。只有当我们去注意呼吸,我们就有了一个关于呼吸的体验。所以体验过程和体验的区分有重大的意义为什么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就可以从这个区分中,从体验过程到体验这之间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体验是怎么来的

体验过程在任何场合都是连续的。…… 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被暗含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言明和行为,是这两者之间的来回运动。(简德林,2004)

一方面是一条体验之流,一方面是我们去关注这条河流的一部分,去表达这个河流的一部分,然后我们获得了体验。我们在这两个两方面来来回回这个为了说明这个我们后面有一个隐喻说明我们人是怎么获得体验的,或者说我们人是怎么活的

那我们获得体验有几种方式?至少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什么叫体验过程?体验过程就是变化,有变化才过程,没有变化我们就没有过程。不是吗?那我们现在第一种的获得体验方式,就是要使这个体验过程变化多一点,或者我们叫做寻求刺激。只要刺激足够强烈,我们总是会有体验的。

下面我们请大家来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大家伸出一只手,然后另外一的食指轻轻地放在手上,轻轻地着,轻,轻到什么程度轻到你感觉不到它。可以吧?好。然后我们同样轻轻地用这个手指轻轻地滑过这个手掌,然后我们来感觉一下我们能够感觉到这个手指划过的体验吗?能感觉到吗?

当我们放在这个手上的时候,这感觉并不明显,因为没有变化。但是我们同样地轻轻地移动这个手指,它的变化就发生了当变化发生的时候,我们就有感受,就有感觉了就有体验了。是不是呢?对,简德林说。感受就是变化的序列有变化,我们才能感受到它。如果我们朝九晚五,两点一线,十年如一日,那我们的体验过十年就像过一天一样。如果我们欧洲旅游一个星期,我们就好像过了一个月。好,我们再回来再看。第一种方式,我们要使这个体验过程丰富多彩,富有刺激,富有变化,那然后我们的感受就会鲜明我们的体验就会丰富,我们就可能活得淋漓尽致吧这是第一种方式。

我们来看第二种方式。第二种我们大家最熟悉了,我们要尽量使这个体验过程时间长,我们要长寿,活得越长越好。为什么呢?活得长呢获得体验的机会就多了嘛,不是吗?所以长寿的概念根深蒂固,大家都知道健康长寿,这是大家都非常重视。这是第二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说第三种方式之前,我要先举一个例子,举个什么例子呢?有一个回转寿司的隐喻。我们大家回转寿司吗?到那个日本料理店,看到这些寿司啊都排在那个轨道上面,然后它在回转循环,不停转,寿司放在上面,在我们面前经过。然后你要吃的话,你从上面拿一盘下来

那我们现在把这个放在回转运输带上的寿司就比作是一个体验过程。然后我坐在这个位置上,看着前面的这个不停经过寿司,也就是体验过程。然后我高兴的话,我看中哪一个,我就把它拿下来吃,然后我就有体验了。

但是我问你,如果你不把它拿下来吃,甚至你连看都不看,尽管这些体验过程在你的面前经过,你会体验吗?谁能回答我?应该没有吧对。即便你每个人都是有体验过程,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注意它,你就不会有体验。即便你的体验过程丰富多彩,你的体验过程足够长,但是你不去注意不能获得体验。就像你待在这个寿司店里面,你的时间再长,这个寿司再好吃,看都不去,吃都不去吃它。你会有体验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经常会有感慨,唉呦我现在已经40多岁了,我怎么好像没怎么过过,就是好像怎么时光怎么这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我现在50岁了,怎么怎么好像这个时光怎么这么快啊?!这什么意思?那就是时间是足够长,但是他去获得体验,去关注体验过程的时间加起来很短。所以他会觉得人生苦短。

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第三种活的方式,那就是关注体验过程。这个体验过程我们要注意,要去关注,要去觉察,这相当于我们把一盘寿司把它从经过的过程中把它拿下来。这是第三方式,我们或者可以叫做觉察练习。我们可以在正念禅修营里练习正念觉察。

所以我们一个人的体验,这三个都要有。我们在这个三个方面都要有所为。不是说去排斥哪一个我们每一种方式都互相不排斥的,都是需要的。但是现在流行的观念来说,重视第一个第二个的人比较多。但是重视第三个方式的人比较少。当然现在可能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人去参加禅修营,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心理学啊,学习聚焦呀,越来越多。但是总体来说,知道或者重视第三个方式的人是不多的。我猜想十个人里面一个人都不到。但是十个人都希望长寿!九个人都希望这个生活丰富精彩,钱多,机会多,刺激足够

那有没有第四种方式?还有第四种方式那第四种方式什么呢?就是我们不光是把这盘寿司拿到我面前来,我还要去品尝它,我还要去吃它,然后我知道它的味道是什么。这种方式狄尔泰叫做觉察·表达·理解简德林叫做聚焦,或者叫做意味的创造。我不仅要获得这个体验,我必须要理解这个体验对于我们整体人生的意味。这是层次的获得体验的方式。

于是在体验过程和体验之间,有这四种,或者至少四种获得体验的方式。说不定还有、第六种或者更多。比方说我们下一讲介绍的“追体验(交叉)”就是一种派生出来的拓展、丰富人生体验的方式。总之我们每个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这四种方式。普通人前两种用得多,后两者没听说过,或因趋乐避苦的烦恼不太愿意运用后两者。所以普通人会活得不真切,如梦幻泡影。修道者或行者后两种用得多,即便不怎么依赖前两者,也可以体验到活着(存在)的真实感、踏实感。

 

隐喻4“外星人的翻译”:连接已知与未知的“表达”

刚才有位老师问第三种方式和第四种方式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好提问。本来只有三种方式第三种和第四种不作区分的。后来我特地加了一个第四种方式,把第三种方式和第四种方式区分开来。第三种方式我们可以叫做正念觉察。就是注意体验过程。就是我们禅修所主张的方式这是第三种方式。为什么我要做区分呢?因为我觉得第四种方式和第三种方式稍微有点区别。有点像聚焦和佛教禅修之间它会有一些区别。什么区别呢?就是我们练习正念的人知道,正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去觉察,如其所是地觉察那体验过程是不断的流动的嘛那我觉察了一个然后下一个又来了,得放下这一个去看下一个。就像我们看着这个眼前的一盘一盘的寿司走过去一样,或者说我们不断把这个寿司从这个运输带上一盘一盘拿下来是一样。但是我们并没有去吃这个寿司,去品尝这个寿司的味道,去消化这个寿司。禅修老师说只要觉察就可以了,领悟(理解)会自然生起。换句话说,只要把寿司拿下来就可以了,我们自然就会知道寿司的味道。但是在觉察体验(把寿司拿下来)到理解体验(知道寿司的味道)之间似还缺少一个中间的媒介或桥梁。

在第四种方式即狄尔泰的体验·表达·理解的解释学循环中,这个媒介或桥梁就是中间的“表达”我们来看一下,在狄尔泰的理论中,表达被赋予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村老师在他的论文中说

在表达中体验第一次被形成为具体的形式。。。体验的成立是由表达具有的创造性带来的。体验如果没有表达就是混沌的,甚至都不被知觉。。。表达还具有开示在觉知层面未曾被觉察的体验的背景和丰富性的作用。(三村“追体验体验什么、如何体验?”2012

在狄尔泰看来,表达它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就是当表达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了。假设我有一个体验,这个就是一种表达。虽然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个”,“这个就是一个象征,这个就是一个表达。如果我说痛。痛是一个表达,这个体验是痛,然后我再进一步地表达,这个痛还不是单纯的痛,这个痛是一跳一跳的的痛。这是更进一步的表达。然后我们会越说越多,这个痛是非常干净的”痛、“痛并快乐着”。随着表达,我的体验开始生动丰富起来体验,它是一个特殊的东西,但是表达是个已知的普遍的概念。我们在表达之前,我们不知道这个体验是什么,只有这个表达,才能够使这个体验能够成立,能够被知觉,能够被理解

如此,当我们在表达这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的我们还没有被觉察的侧面也会被觉察到。我们开始说痛,我们只知道痛,但是当第一次表达痛的时候,它另外的侧面就展现出来,噢我们知道它不光是痛,还是一跳一跳。新的侧面出现了。当我们去表达一跳一跳的时候,另外一个侧面又出来了,这个痛“痛得非常干净是个新鲜的表达。不是陈词滥调,表达多是新鲜的表达。首先使体验成立,形成为具体的形式。其次表达可以开拓体验的未曾被觉察的侧面。所以表达非常重要。我们下面可以看到表达是觉察体验之间的桥梁。所以我为什么要把这个第三和第四单独分开来呢我就是觉得在正念禅修中,没有强调表达,我们只是一个人坐着,我们只是觉察,虽然这个正念修行它也有“标签法”什么的,但是表达并不被强调,不被重视,也没有什么手段、技法。不像聚焦这样子如此重视表达,不光是重视表达,而且我们还有倾听和反射,还有互动和追体验、交叉。所以我觉得在佛教禅修中间,缺少聚焦的那种表达,也缺少倾听、反射和追体验交叉,初学者似乎不容易走到聚焦那么一种理解的深度。就像我们在逐字稿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一个完全没有禅修基础没有觉察基础的人但是在一个聚焦的过程中,可以如此深入,如此稳定去观察、表达、理解自己的体验

表达方式有很多。表达就是象征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象征。我们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象征。是吧?比方说我这样子(举手),这个既是一个动作,同时它又是一个象征,它象征什么呢?可以象征同意,象征投票,象征说我有话说等等。我们通过身体的动作去表达一个象征,它也是一种表达,或者我们通过声音,通过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去表达,也可以。我们通过一个画面去表达也可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也可以通过隐喻。这些表达、象征化的方式我们在后面几会讲到。简德林在《体验过程和意味的创造这本书里边列出许多表达象征的方式

我要强调的是在佛教的禅修中不太注重表达,至少我所学的禅法是这样。我不知道其他的流派是什么样子,但好像都是这样。你去问怎么禅修呀?禅师说你去觉察,你去保持正念就行了。因为没有表达,更没有倾听和反射。所以初学者的这种注意力不能够深入和稳定,难以到达理解

用一个隐喻来说明。什么叫表达?当我们在关注体验过程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体验过程是什么我知道体验过程是有的是什么不知道。一个隐喻来说,我们遇到了一个外星人,外星人说什么我不知道不懂,什么也不知道。然后我请一个翻译来,有了翻译,我马上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个翻译就是表达,只有表达了,我才知道我感受到是什么,只有表达,我才知道我体验到的是什么,没有表达,我甚至没有感觉感觉不到。有了表达才能感觉到是什么我们来想象一下,外星人在那里说什么我不知道,然后来了一个翻译,翻译跟我讲他说的是什么是说的这个意思。他一说我知道。为什么呢?因为我这里已经有一个已知的世界外星人这个是未知的东西。当这个翻译说了一句话以后,我就建立了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连接,把连过来,我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表达就是这种连接,从未知到已知之间的连接未知的体验是特殊的我知道的东西是一般的,普遍的都是概念呀一些认知啊这个特殊的东西,和一般的东西建立一个连接以后,我就知道这个特殊的东西是什么了。表达就是这种未知和已知之间的连接。不光如此,当我明白外星人说的一以后,这个外星人会说二,因为一句话不能表达他所有的意思,他会让我知道更多。哦当我知道二以后,它会让我知道三。随着这个表达我知道越来越多,我这个体验的连接会越来越多。我们下面会看到,随着我们的连接越来越多,表达越来越丰富深入,我们可以把这个体验与我们人生的整体连接起来,也就是理解这个体验了。

 

隐喻5  “织布”:理解是把一根未知的体验的“纬线”织入许多已知的“经线”中

好,我们继续。那表达了以后,我们做什么呢?表达了以后,我们要理解理解什么意思?理解是要更多地表达,更多地象征化,更多连接我们已知的东西,直到和我们的“人生整体”连接起来

当我们对这个体验连接得够多,对他的侧面了解得够多的时候,我们忽然对这个体验会有一个理解。所以理解他有两个步骤。第一个就是表达,表达是比较粗浅的象征化,是这个体验能够成立,知道有这个东西。理解呢,就是建立更多的表达、更多的连接。然后我们忽然发现这个体验连接到我们已知的人生整体上了。连接上了以后,我们就知道这个东西的意味是什么了。

为要明白(“理解”),我们必须要以更多的意味去包围(理解)最初感觉到的意味。。。某个特定的体验在各个侧面被解明、被传达、被揭示、确实地被以许多方式举例说明。而且,虽然形式有一些不同,但是这个体验经过每一次不同的方式被正确地象征化了。(简德林《体验过程和意味的创造》第3章 B-2 理解,1962/1997)


 

尝试用一个“织布”的隐喻来说明怎么样才能理解理解就是我们用许许多多已知的东西,去包围,去解释未知的东西,未知的体验,然后我们就理解这个体验的意味是什么。我做一个比喻,是什么呢?这有点像是织布。大家知道织布机,织布机怎么织布的?织布机有很多(已知的)经线,,都排好了,然后我们穿一根(未知的)纬线进去,然后一根(未知的)纬线就和许许多多(已知的)经线交织在一起,结果这一根(未知的)纬线就和许多经线连在一起,变成已知的了,就和整块布(已知的人生的整体)连接上了,就成了整块布(人生整体)的一部分了,于是整块布(人生整体)就变化了,已经不是原来的布了,整块布被这一根纬线(体验)的连接(理解)推进了。所以简德林说:

  对狄尔泰来说,体验是整体性的。因为要使个别的体验有意味,就必须与整体(到现在为止的各种各样的体验)连接上。这个整体不仅是时间(过去、现在、将来)和空间(外部和内部),还包含体验的作用和对象。简德林,“威廉狄尔泰与精神科学中人的有意味性的把握问题”3体验和思考,1950

我们有一个体验,然后我们去聚焦这个体验,去表达这个体验,去理解这个体验,然后这个体验被我们许多已知的东西交叉在一起,包围在一起,去表达去解读。然后这个未知的体验一旦和我们已知的人生整体连接上们忽然就能够理解它对我们的人生整体的意味是什么了,于是整个人就会被推进这就是聚焦的过程。

 

我举个例子,啊这是我自己的例子。我在聚焦中,觉得在日本的十年真艰辛,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体验,十年艰辛的体验我感觉到难受这个地方闷(摸着胸口)。啊这个地方。然后我们继续去感受,继续去表达。然后有一个词上来,叫做JumpingJumping什么呢?就是跳。从一个层面跳到另外一个层面。为什么要跳呢?就是从当时国内那种没有开放改革之前的那种贫困,跳到另外一个层面,我想去的层面,在跳的过程中,是非常艰辛的,非常痛苦的。于是我就理解了这个辛苦的感受,的意味是什么然后身体会展示更多的事实给我看,什么事实呢我爹也Jumping。从乡下到上海来,来读书啊来工作,这个也是跳。又有事实来了,我爹的爹,我的祖父也是从农村里面跳到东北去闯关东,他也是跳。然后更多的事实又来了,我的女儿现在也在跳,也在Jumping。也在艰辛地Jumping。就看到一代一代的人都在Jumping我这个Jumping的体验就和我人生的整体连接在一起。这个新建立起来的连接就是新创造的“意味”。于是我忽然理解了这个艰辛的感受,这个艰辛的感受它对于我人生的整体意味是什么而且,这个意味指向一个月后去援助女儿的最近的未来。这时候与其说胸口通透,还不如说是胸部微微发胀,跃动着能量和确信。

有的老师问了,如果某个体验和已知的连接建立不起来,没办法编织进整体里边,没办法理解怎么办?

其实,我们每一个体验都能够理解因为

外在事物只作为意识的事实或意识过程结合了的东西才给到我。(狄尔泰全集第V卷 p90)

这里的意识过程就是狄尔泰的体验·表达·理解的循环。任何体验它本身就是一个表达、一个理解。

蜘蛛在桌子上步行。我一敲桌子,蜘蛛停住一动不动。这个蜘蛛停住不动是蜘蛛的体验,也是这个体验的表达。由此我可以理解蜘蛛在害怕。在狄尔泰来说,体验·表达·理解是一个东西。(简德林,1997)

 

对于狄尔泰来说,体验过程就是理解。他说“在原理上,人的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的任何什么都一个理解。(简德林,1989)

体验是体验过程和意识过程结合的产物,当我们有了一个体验的时候,体验和意识的已知整体已经有了一个连接了,虽然更多的连接可能还没有明在化,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表达和理解。

我想说的是,体验的有意味性是有不同的。我吃得太撑胃痛和我被他气得胃痛的意味是不同的。聚焦关注的体验不是单纯的身体感觉,而是与情境整体相关的身体的整体感觉,也就是体会(felt sense)。因为理解体会的意味,创建体会与人生整体的连接对于推进我们的人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下面我来举一个深入理解体会意味的例子。这是我们另一个聚焦体验小组的面询。聚焦者有两个体会,一个体会,就是恐惧。什么恐惧?死亡的恐惧。他去参加个亲戚的追悼会,和以往不同,这次看到这个死人的脸,他就一直在这个恐惧里死亡带来压迫感带来全身的收紧第二个体会呢,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从很早就开始,自己一直背负着一些罪名,这些罪名像是内心一个填不满的空洞一样,活着就是不断地抓取,去填补、掩饰这个空洞,去看外界的脸色,去努力掩饰,去试图洗脱这个罪名,如果做的不好,会罪加一等。而这些,自己并不想要。那恐惧死亡的恐慌和紧绷,和生活中的愧疚和愤怒这两个体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连呢?聚焦者忽然发现了这两者之间的连接。用聚焦者的话来说:“可怕的不是我们终将死去这个事实,而是只有一次的,这么宝贵的生命,却不是以我们想要的方式度过的。”在这个瞬间,聚焦者感觉“像内在的某个闸门被打开,很多东西涌了出来。”(详见周霈“害怕死亡,是因为对现在的生活不满”)

简德林对狄尔泰的体验过程理论是有发展的。对于一个体验,我们可以建立无数的连接,或者说可以建立无数的解释,建立无数理解。不是吗?但是简德林他认为这个解释这个理解不是随意性。这个理解成立,有一个内在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体会的推进,或者说只有体会推进,这个理解才能成立。关于这一点,我跟日本的山村教授有一个对话,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对话

李明问:我们可以有无数的解释和理解,但是这些都不能是任意性的吧。理解的成立有没有内在的基准呢?比如只有推进身体过程的解释或理解才能成立。或者像“只有做梦的人才能解释梦”(Gendlin,1986)那样,相对主义只是相对于身体。

 

三村答:体验可以不断地有新的理解和解释。但是正如你所说的,简德林不会主张理解可以是任意的。内在基准是体验自身创造性地变化下去。不符合体会的解释不成立。而且体验如果没有变化的话,这个解释也没有意思。

 

(李明·三村 问答通讯20171031)

我们在聚焦的过程中,都会回来确认身体感受的推进但是真理不是一个事先就在那里的东西等我们去发现,任何理解只要符合体验推进的内在基准就可以认为是妥当的,不管是什么样复杂的解释理解,我们都是以身体过程的推进这个基准来判断其妥当性的。这是简德林对于狄尔泰的发展。狄尔泰因为它没有体会的基准,所以他认为所有的解释都是相对的。

好,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大家如果有什么要讨论,有什么问的,我们可以在群里说。好吧,谢谢大家,再见。

(第二讲完)

转自:微信公众号:李明聚焦空间

 

沪IPC备11046588号-2 中国聚焦网站